张茉楠:摆脱美元陷阱 外储亟待结构转型
- 编辑:变化莫测网 - 67张茉楠:摆脱美元陷阱 外储亟待结构转型
我们通过对负责光伏扶贫项目的安装商提供针对性培训即可解决。
如果说光伏农业大棚让孙允堂成为农民创客,实现家庭收入翻番;让大学生张金实现创业梦想,点燃青年人干事创业的壮志雄心。昌盛日电为我提供了3个适合蘑菇生长的阴阳棚,有光伏板遮光、双膜双网覆盖,保温通风,一年四季出蘑菇。
以农业带旅游育人才长知识,重在多方共赢5月6日中午,十几辆橘黄色的校车整齐地停放在昌盛太阳能产业园内,几百名小学生走进职工食堂休整用餐。到今年年底,营业额能达到300万元。李坚之告诉记者,这份答卷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来设计的。然后到大棚内检查一下温度,根据情况,打开自动喷雾器喷洒水雾,接着去大棚阴面采摘蘑菇。我承包了园区的3座光伏大棚,一年收入7万多元。
孙允堂掰着手指告诉记者,自己家里有10多亩地,过去种花生、玉米等农作物,一年收入最多两三万元。记者看到一张太阳能农业知识答卷,有简单的关于一次性能源、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利用等选择题、填空题,也有比较复杂的如光伏农业的概念、不同光能农作物如何与光伏模式有效结合的简述题。此项扶贫模式将对在建项目给予优先安排,已备案在建项目均可申请。
2、商业电站按扶贫电站申报,每10MW扶贫400户,每年获得3000元以上收益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因地制宜确定光伏扶贫模式,采取集中式光伏电站方式,每位扶贫对象的对应项目规模标准为25千瓦左右。据了解,今年绝大多数省份扶贫工作都会采取上述模式,言外之意,只要企业肯建设一定规模的扶贫电站,就可获得相应比例的电站指标。其中:光照资源较好的II类资源区(张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岛)扶贫标准为1万千瓦扶贫电站扶贫1000人,其它III类资源区扶贫标准为1万千瓦扶贫电站扶贫800人作为绿色清洁能源,光伏带来的还是一种农村的生活方式。
通过光伏扶贫这样的形式,从而带动各类媒体的持续关注光伏,这类民间科普宣传,正是光伏之前所缺乏的。剩下有点闲钱就是喝酒、抽烟、赌博等恶习,我国经济繁荣了,可是农村风气坏了。
03 切实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光伏电站从经济效益不用多说了,稳定的现金流,10%以上的收益率,25年长期收益,这让普通人切实从口袋里面富起来。农民能获得真实利益,地方政府又热衷支持,何乐而不为呢?。很多新闻报道会强调光伏扶贫的造血能力,这也正是光伏重要好处。一直都靠资本推动的光伏,急需转型为自下而上的民间支持,让普通人真切地了解,主动宣传光伏。
光伏改变贫穷地方的见识,认识到理财和投资重要性,只有通过自身的发展和积累才能一步步走出贫困。接下来我们从较为感性的角度来探讨光伏扶贫为什么会在农村、农民中间有这么大的影响力。现在看来光伏扶贫就有这样的能力,靠着政府政策推动,从民间屋顶建立一个个光伏基地示范区,一笔笔切实到账的电费单,让普通人也能感受到清洁绿色能源带来的生活改变。更重要的是,光伏电站能让普通人,特别是农村从精神上开始富起来。
可大多数的肉都是央企、国企在吃,民间资本很少参与,这就造成了声势很大,民间又对光伏的认知严重不足。在农村缺乏的是积极向上的理财观念,给农民的应该是像光伏电站这样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理财方式。
01 民间的广泛支持近年来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不但是生产企业,安装瓦数也是年年递增,排名世界第一。前段时间坊间流传一篇《对光伏扶贫的几点思考与建议》,从较为专业的角度探讨了光伏扶贫的可行性问题和建议等,对光伏扶贫提出了较多质疑,文章也获得较多赞誉。
04 输血变造血的重要性很多有关讨论贫穷的问题,并非贫穷的地方没有输血,可是收效甚微,一笔扶贫资金挥霍完了,该贫穷的地方还是贫穷。光伏扶贫是可模仿度非常高的政策,光伏电站,只要在中国光照还行的地域,都可以很好的移植过来。在农村无非是给自家置办产业,建一栋房,买一辆车,然后就是儿女婚嫁。02 宣传力度增大从近段时间的新闻热点可以看出,以往报道光伏,都是在财经栏目,现在都在民生版块了。正因如此,光伏电站切合了农民利益与地方政绩的强烈统一,农民能够在这次轰轰烈烈的光伏扶贫中获得利益,而地方政府又通过光伏产业获得政绩上的表现。05 响应中央政府号召,增加贫困地区的经济收入说到这里,很多人开始反对了,这不是又走了之前的老路?光伏扶贫确实有大成分的地方政府形象政绩工程,一片片的光伏板,一栋栋的屋顶光伏焕然一新,地方的政绩真真的浮在表面上,这也是为什么地方地方那么热衷于开展光伏扶贫。
农村穷在没有产业,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光伏带来的正是这样的希望。而且宣传力度明显增大,从央视到各地的地方电视台,从传统纸媒,到地方知名公众号,有关光伏的宣传报道无处不在,对光伏报道的角度也从光伏制造企业,转为民间对光伏的各种称赞和感受,切实从民间的认知出发,科普光伏发电。
据全民光伏平台的评论可以看出,普通人对光伏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N年前,还存在不少的误解目前国家政策对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采取单位电量定额补贴的方式,即对家庭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的全部发电量都进行补贴,余电上网部分再根据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进行收购。
在青州市益都街道小营村村民贾增福家的屋顶上,一块块太阳能电池板朝南倾斜放置,正在将采集到的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看到贾增福家屋顶上生金的设备,不少村民前来考察取经,目前已经有十多户村民闲置的屋顶被利用起来,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
目前,青州市已有36户居民通过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每个月上网电量3.56万千瓦时,累计上网电量21.68万千瓦时。青州市许多居民将普通屋顶变成绿色能源宝库,他们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巧赚外快,开辟了一条增收新渠道。咱卖给电业局,大约一度电是接近三毛八分钱左右,咱是全额上网的,国家补贴还有6毛来钱,加起来是9毛八,1年的话挣2万多块钱,大约5年咱就能收回来。贾增福去年8月份投资十二万安装了这套光伏发电设备,并办好了并网售电的相关手续,采用全额上网的方式接入国网公司配电网,发的电全部卖给国家电网。
至于收益,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青州市益都街道小营村村民贾增福:我这个太阳能发电站,就是由光伏板把电流接到第一个箱子里,这个箱子叫直流汇流箱,然后再接到逆变器上,通过逆变器就变成380伏的电网的电了,这是个交流配电箱,从交流配电箱再接了咱电表上,就可以上网卖钱了。
居民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新能源环保产业,受到国家的重点扶持推广。厂家给保着,25年发电没有问题,这样的话5年以后就纯挣钱了,权当是给自己入了个养老保险。
青州市益都街道小营村村民贾明新:我这先安了这个小的,下一步我觉得好的时候,我再把后边这个院再安起来,咱趁着这个机会多挣两个,又不用受累。青州市益都街道小营村村民贾增福:全年的话匀匀和和的算起来,一个月就发两千多度电。
居民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不仅为居民带来良好的收益,而且减轻了国家电网的负担,能充分利用屋顶空间,节约土地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越来越受到我市居民的欢迎,大概的意思是农民把门前的泥土都用来制陶了,可自己家的屋顶没有半片瓦。花了高于市场的价格建了电站,本想着5-6年收回成本,可是事与我而相违!花了高价不打紧,回本周期就稍微慢点,5年的我7年回本。农村光伏市场推动起来真的是那么顺利吗?其实不然,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农民在农村建光伏电站,存在哪些乱象?一、农民对于光伏政策的认知不深光伏发电对于一直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来说,可谓是如同家常便饭,张口闭口行业宏观大政策,八卦新闻也是围绕光伏行业的那点事。
但是对于农村,农民们接受政策渠道窄,政策传达到农村及时性差。而那些不劳动的人,却能坐享高楼大厦。
当一些昧心企业走进这些地方,东说说投资收益,西说说产品多么好,再和相关人士喝喝酒吃吃饭,一宣讲,农民就出现跟风去建电站,这就导致了农民的冲动性消费。当然这是封建社会的写照,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但也不乏个例!近两年,农村分布式光伏市场受到多方追捧,被视为撬动光伏行业的重要举措。
但是假若用了伪劣假冒产品那才真是苦不堪言呢!二、低端伪劣产品,在农村电站充斥,组件竟然用纸做前段时间,某农村一用户在屋顶装了光伏电站,天气好的时候发电就远低于理论值,雨天发电量更是相差甚远,多方查找原因,发现一块电池板,竟然一半用纸做的。北宋诗人梅尧臣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诗《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先片,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